立秋早晚有什么说法?
民间有“早立秋凉飕飕,晚立秋热死牛”的说法,意思是说如果立秋早的话,接下来的天气就会比较凉爽,而立秋晚的话,天气会比较热,“热死牛”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。立秋在节气中被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,主要区别在于立秋到来的时间。立秋在古时,是农历七月的开始,又代表秋天的到来,所以才会和天气扯上关系。因为立秋过后,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(三伏天)也差不多要结束了,虽然三伏天结束后还会有“秋老虎”的影响,但不同年份的天气情况不同,久而久之就有了如此说法。
早立秋:
立秋时间在上午(凌晨0点~中午12点前),之后的天气就会比较凉爽。
晚立秋:
立秋时间在下午(中午12点~凌晨24点前),之后的天气还会热上一阵。
立秋过后就凉快了吗?
立秋过后并不会马上凉快;从节气上看,立秋指的是秋天的开始,但是立秋的时候,部分地区仍然持续高温,从温度上看,一般九月下旬才会慢慢进入秋天的凉爽。“立秋”到了,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。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“候平均温度”,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℃以下,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。中国地域辽阔,虽各地气候有差别,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,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。